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
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
卫生陶瓷首页

【卫生陶瓷】中国陶业稳定发展依然可期

weishengtaoci】2010-8-20发表: 中国陶业稳定发展依然可期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黄芯红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不管是日用陶瓷,还是陈设艺术陶瓷,抑或是建筑、卫生陶瓷,尽管经历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尤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其生产规模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短期

    中国陶业稳定发展依然可期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黄芯红

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不管是日用陶瓷,还是陈设艺术陶瓷,抑或是建筑、卫生陶瓷,尽管经历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尤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其生产规模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短期内虽然国内乃至世界经济变数依然存在,但中国陶瓷业保持相对稳定发展的势头仍然可以期待。

2009年陶瓷生产出口各自精彩

2009年,我国陶瓷业总产值4300亿元。工业销售产值为4180亿元。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的出口总额为67.3亿元,与2008年的64.05亿元相比增长了5.07%。其中,广东省出口40.1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9.58%。

日用陶瓷:生产相对集中 ,出口量减价增

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日用陶瓷企业产量204.66亿件,同比增长30.65%,是这些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位居产量前十的省份为:湖南703118万件、广东368681万件、江西259118万件、广西248345万件、山东147815万件、河南140650万件、山西60333万件、河北31711万件、福建19053万件、云南17552万件。前五名占全国总产量的84.38%。从这里可以看出,日用陶瓷的生产还是相对集中的。

日用陶瓷(包括陈设艺术瓷及未列名陶瓷)出口量为244.18万吨(约97.67亿件),同比降低6.60%。出口3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4%。日用瓷的出口总体出现量减价增状况。

在所出口的餐具、厨房及漱洗用器具、塑像及其他装饰品等各品种中,大部分出现出口量减少、但出口额上升的状况,唯有陈设艺术陶瓷的出口量价齐升,且金额的增长高达51.73%,说明随着生活水平和我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提高,带有中国元素的艺术品越来越受外商的青睐。

陶瓷砖:生产全国开花,出口增幅下降

2009年,我国墙地砖完成产量67.24亿平米,同比增长21.60%,尽管增速仍在高位,但较前几年有所下降。去年墙地砖产量最大的省份仍然是广东,为18.25839亿平米,但其占全国的比例已由以往的一半以上下降为27.16%,不足三分之一。位居产量第二的是福建,14.30308亿平米,占全国总量的21.27%。第三名是山东,13.15988亿平米,所占比例为19.57%。排在第四至第十位的分别是四川,6.74987亿平米。辽宁,3.26865亿平米。江西,3.20866亿平米。湖北,1.47574亿平米。重庆,0.98707亿平米。河北,0.89025亿平米。广西,0.66147亿平米。

去年的最大特点是,墙地砖的生产全国遍地开花,除极个别省市外几乎都有生产。尽管和前些年一样,位居前三甲的仍然是广东、福建、山东,但所占比例却从往年的80~90%以上跌到了去年的67.9%。全国各省的产量越来越均衡,第十一名与第二十名的产量相差仅约为一倍。在增长速度上,广东只有6.56%,山东11.41 %,明显出现增速减缓。福建虽然有33.41%,但与最高594.86%的内蒙古以及现在相当一部分省市的40%至50%以上相比,增速也明显减缓。特别是增速达到95.81%、89.97%、56.44%的江西、重庆和湖北等一些省份,其以后的发展不可忽视。

去年墙地砖的出口为6.85亿平米,同比增长2.15%,出口额累计28.62亿美元,同比增长5.54%。尽管建筑陶瓷额的增长也大于量的增长,但相差幅度并不大。且建筑陶瓷的出口增幅已较往年有了大幅度下降。

在各种建筑陶瓷的出口中,增幅最大的是上釉的小陶瓷砖、瓦、块,同比量的增长是85.79%,且除了上釉砖以外,其他砖的出口额都是负增长,未上釉陶瓷砖更是出现量同比增长12.67%,而额则下降了19.84%的情况。

卫生陶瓷:生产增幅减缓,出口继续下降

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卫生陶瓷企业产量为1.77亿件,同比增长12.31%,增幅明显减缓。

规模以上卫生陶瓷生产企业相对比较集中,也就在河南、广东、河北、湖南、湖北等十五个省市。他们的产量分别为: 河南,9982.1万件。广东,2551.7万件。河北,2100.4万件。湖南,1019.5万件。湖北,650.4万件。广西,335.8万件。山东,280.2万件。福建,228.5万件。上海,221.1万件。北京,130.7万件,重庆,101.6万件。天津,49.7万件。浙江,41.7万件。江苏,38.6万件。四川,36.2万件。河南产量占全国的56.45%,居于全国的首位,位居第二的广东,虽然规模以上企业相对较少,但中小企业的数量在全国来说却是最多的,前三位省份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的82.36%,居于绝对霸主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卫生陶瓷的产量增速在明显减缓,尤其一些主要的生产省份如河北、上海、江苏及山东等省份更是如此,这预示着全国卫生陶瓷行业正在进行着战略结构调整,未来几年的生产布局将有较大的变化。

卫生陶瓷的出口已连续多年出现下降。去年,卫生陶瓷出口4783万件,同比降低15.48%,出口额6.67亿美元,同比降低18.40%。出口量已从最高年份的近6000万件,跌到现在的不足5000万件,绝对数量也比最高时减少了约19%。

我国卫生陶瓷的出口以瓷质为主,去年出口瓷质卫生陶瓷47309162件,约占总出口量的98.91%,而陶质卫生陶瓷的出口萎缩相当严重,去年仅出口52.7786万件,总金额15228643千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87.07和79.80%。

今年陶业稳定发展可期

房地产市场和我们陶瓷业的发展紧密相连,陶瓷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外经济走势和房地产市场。由于国内外经济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陶瓷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同样存在。然而,国家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思路没有变。正因为如此,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保持陶瓷业的相对稳定发展是可以期待的,大幅向上或向下走坏的可能性都不太可能出现。2010年中国陶瓷业的发展将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产业转移将继续

在前几年的基础上,中国陶瓷业的产业转移仍将继续,但传统主要陶瓷产区佛山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到年底将告一段落,而淄博等产区的转移则尚需时日,优化升级将是今年陶瓷行业的主基调。

低碳经济将成热门话题

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的排放量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45%。作为传统工业的陶瓷行业,是低碳经济最具潜力和大有可为的行业。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低碳经济政策,推广低碳技术在陶瓷行业上的应用,将是今年行业发展的热门话题。

产业布局将呈现重大变化

传统主产区如佛山、淄博等产能和产量将继续减少,而新兴产区将进一步增加。产业从东南沿海向内地中西部地区转移将是中国陶瓷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产业将由传统的产地销向销地产过渡。产业布局将更加均衡和合理。传统上由几个主产区独大的情况将逐渐改变。

生产和出口将相对稳定

整个生产和出口将呈现前高后低现象。前半年生产急增,内外市场火爆,但从七、八月份以后到明年上半年,生产与销售将有一定萎缩。从总量上来说,今年日用陶瓷将基本稳定在去年的水平。从市场分布来看,内销比例仍将继续增加,出口比例及绝对数量将继续减少,尤其餐茶具的出口今年将比去年下降约6~7%左右。但出口均价将继续上涨,上涨幅度在3~6%之间。墙地砖的产量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3~5亿平米左右。这是由于经济相对独立的三四级市场的需求仍然很大,且经过去年以来的调整,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销售网络调整和重新布局已逐步到位,此消彼长,使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当然,从价格、利润和效益来说,将比往年有较大的减少。在出口方面,仍将呈现正增长情况,且增速将会高于去年,在5~10%左右。卫生陶瓷的产量将会保持在去年水平,出口将继续下降,但下降速率将有所减缓,较去年将减少5~8%左右。

瓷砖相关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鉴 卫生设备 节水型卫生陶瓷 华光陶瓷 大纬陶瓷 金意陶瓷砖 ,本资讯的关键词:卫生陶瓷日用陶瓷陶瓷生产发展国陶

(【weishengtaoci】更新:2010/8/20 17:30:49)
8月6-8日,佛山(郑州)名优商品展销会在郑州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新明珠、格兰仕、万和等300多家企业上万种名优商品参展,展会面积12000平方米,标准展位660个,是目前佛货北上进程中规模 >>
原广东佛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棣华七八十年代最大的产区是唐山,先有唐山后有石湾,石湾搞卫生陶瓷就是向唐山学的。当年石湾主要生产日用陶瓷,还有少量的美术陶瓷、化工陶瓷、建筑陶瓷。历史最悠久最 >>
最新资讯  优势批发  最新供求  
 
返回上一页    回顶部    回首页